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进入新阶段,制度、经济、社会等各方面融通诉求愈加凸显。跨境理财通启动后,银行各类跨境金融产品也在加速上线。全国政协委员、东亚银行联席行政总裁李民斌表示,大湾区应整合当前条件,探索创新粤港澳三地数字经济合作机制、合作模式,不断提升高质量发展水平,同时亦为全国提供数字经济跨境合作的鲜活经验。
金融界从东亚银行获悉,李民斌拟在今年两会提交“关于推进数字经济融合发展,提升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建议”。
李民斌指出,从数字化发展水平看,粤港澳大湾区内的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协同发展的效应尚未发挥。如深圳、广州数字化发展水平较高,但在大湾区内的辐射和带动效应并不显著。从数字化领导机构来看,目前的粤港信息化合作专责小组主要由资讯科技相关部门负责,然而大湾区数字经济发展涉及数字基础设施、数字贸易、数字服务、数字生态环境等多个方面,由个别部门牵头的合作机制难以实现全面有效覆盖。
数字经济时代要实现融合发展,首先要解决数据要素流通的问题;粤港澳大湾区内制度多样化,数据流通面对很多壁垒和挑战。随着个人信息保护不断加强,进一步加大了跨境数据流通的挑战。目前,大湾区已经开展了数据跨境流通的实践。比如,2022年3月,粤澳跨境数据验证平台在粤澳两地上线运行,为用户数据的跨境流通提供验证服务。不过,这些实践的区域和规模相对有限,对于跨境数据流通的推动力度有待提升。
李民斌认为,发展数字经济所需的资金支持具有“高强度”、“高风险”等不同特征。建设5G网络、数据中心等数字基础设施需要大量资金,具有“高强度”的特征。同时,大湾区数字经济面临工业软件、操作系统、高端芯片等“卡脖子”问题,为突破关键核心技术进行的投资不确定性较高,具有“高风险”的特征。为配合数字经济的上述融资特点,相关融资体系还有待加强。股权融资方面,除了主板市场外,区域性股权市场功能没有得到有效发挥。信贷融资方面,数字经济主体往往因抵押物不达标准等因素而很难获得贷款。2022年末,广东省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余额占全部贷款的比重仅1.1%。
为了更好的提升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水平,李民斌提出三项政策建议。
一是加强发展数字经济的统筹协调力度。建议升级粤港信息化合作专责小组,建立覆盖粤港澳、由三地高层领导共同参与的大湾区数字经济发展委员会,成员包括政府官员、业界专家、学者等,强化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的协同机制,制订大湾区数字经济发展规划、策略、重点领域,统筹三地数字经济发展事宜。同时建立统一的数字经济统计监测指标体系,为大湾区数字化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二是推进跨境数据验证的运用。建议在粤澳跨境数据验证平台试运行的基础上,推动建立覆盖粤港澳三地的跨境数据验证平台。一方面,要发挥核心企业的带动作用,比如加快开源平台的建设。另一方面,鼓励更多主体参与试点和推广,尤其是大湾区全部布局的各类主体。同时,紧扣现实需求,逐步拓宽跨境数据验证的应用场景,包括跨境银行开户、跨境财富管理、跨境供应链金融、跨境资产转让、跨境保险理赔等金融类场景,以及跨境身份认证、跨境学历认证、跨境缴纳水电费等民生领域。
三是完善数字经济的融资支持。一方面,建议完善大湾区数字经济融资体系,推动设立大湾区数字经济发展专项资金,带动社会资本投资。设立数字经济企业贷款补偿资金,提升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贷款贴息支持力度,支持商业银行与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园区开展战略性合作,扩大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另一方面,建议依托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等重点园区,为数字经济创新企业在三地投资布局提供土地和空间,加强引进和孵化合作,围绕关键核心技术、数字化特色场景等开展联合攻关,促进数字经济创新成果加快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