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平安旗下陆金所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如果成事,它将继金融壹账通与360数科后,成为第三家于港美双重主要上市的金融科技平台
由于新冠疫情冲击小微企业客户,陆金所去年前9个月净利润减少30.6%至95.8亿元,更预告四季度录得亏损
为减低风险,陆金所近年调低自有资金的借贷比例,令新增贷款规模减少
由中国平安持股41.4%的陆金所控股有限公司于2020年10月末在美国上市,时间刚好在计划在沪港同步上市、阿里巴巴(BABA.US; 9988.HK)的联营实体蚂蚁集团原定挂牌日期前几天。陆金所与蚂蚁集团同样经营小微贷款,蚂蚁的上市计划被拉倒,陆金所侥幸未受牵连,两家公司从此踏上不同的道路。
事隔两年多,中国人民银行今年1月13日公布陆金所、蚂蚁集团与360数科等14家大型平台企业整改完成后,陆金所也随即启动回归港股的程序,于2月1日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计划以介绍形式在港双重主要上市,意味不会筹集任何资金。
据陆金所初步招股文件援引灼识咨询的报告,截至去年6月末,按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计,陆金所为中国非传统金融服务商中的第二大参与者,市场份额为17.6%;而前五大市场参与者占总市场的67.7%,显示中国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市场相对集中。
受新冠疫情影响,该公司近年的收入表现稍为波动。在2020年、2021年及2022年前9个月,其分别录得520亿元,618亿元及458亿元收入,期内实现净利润123亿元、167亿元与95.8亿元。由于去年疫情反复并多点爆发,前9个月收入及净利润分别同比减少0.4%及30.6%,公司更表示,由于四季度的风险指标恶化,预计该季将录得净亏损。
疫情冲击客户
小微企业一直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推手,截至2021年末,中国约有1.4亿家小微企业,对GDP总量的贡献率超过60%。截至去年9月末,陆金所已为约660万名小微企业主提供服务,其赋能的零售信贷余额高达6,365亿元。
不过,在三年疫情期间,中国经济急转直下。基于资源所限,许多小微企业主无法实现远程工作,只能依靠传统店内客流量来创造销售额,业务受到严厉防疫封控措施的沉重打击,因此削弱其借款意愿及还款能力,而缓解小微企业的生存危机,成为疫后经济复苏的当务之急。
陆金所指出,去年前9个月,小微企业贷款(不包括消费金融)占赋能的新增贷款85%,随着逾期率不断恶化、信用减值损失及增加信用成本不断,令盈利能力受损。期内,新增贷款总规模同比下降15.9%至4,176亿元,小微企业的贷款违约增加,信用减值损失也不断扩大,相关金额高达102.9亿元,同比大增150%,占期内收入高达22.5%。
为了减低风险敞口对贷款业务的不利影响,陆金所减少贷款中利用自有资金的比例,但金融监管及征信政策不断变化,为其信贷业务带来不确定性。
招股文件显示,自2020年12月《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发布后,陆金所已经停止旗下三家小额贷款子公司为新增贷款提供资金。去年陆金所接连注销位于深圳和湖南的小额贷款子公司,还将重庆子公司的业务范围转变为线下小额贷款。
目前陆金所主要与商业银行、信托等资金提供方合作,通过联合贷款的方式出资,再由平安财险的“信用保证保险”和旗下的平安普惠融资担保公司,对贷款进行“增信”,以符合出资方的风控要求。至去年9月底,平安财险为平安普惠旗下70.6%贷款余额提供保险或担保。据天眼查显示,平安普惠融资担保公司在中国29省份设立了分公司,成为其贷款增信的重要方式。
面临政策风险
然而,人民银行在2021年12月规定,融资担保公司等6类金融组织被视为“地方金融组织”,有可能影响平安普惠以省分公司进行融资担保的布局,因为原则上地方金融组织不得跨省开展业务,而跨省级行政区域开展业务的地方金融组织,将由国务院金融监督管理部门明确过渡期安排。
陆金所指出,基于《地方金融监督管理条例》何时被采纳并生效具有不确定性,不排除融资担保公司未来须取得额外的牌照、许可、备案或批准。
此外,对于助贷业务中涉及的数据共享等个人征信业务,监管要求必须在今年中前通过征信牌照才能开展,所以陆金所与360数科一直积极争取个人征信牌照。公司指出,由于征信业监管环境不断变化及缺乏具体诠释,零售信贷赋能业务或被视为征信业务,甚至可能会被要求就征信业务取得批准或许可,以致公司不得不更改业务模式,将产生较大成本、分散资源及扰乱公司运营,从而对财务状况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由此可见,与其他金融平台一样,陆金所面对的最大风险是监管政策,其次才是宏观经济表现。以目前的市值约65亿美元(440亿元)计算,并乐观假设四季度净利润为零,其预测市盈率约4.6倍,与业务相近、但规模较小的360数科的4.8倍接近。该股在港股挂牌后,能否协助吸引更多投资者以提高估值,将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来源:bamboowor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