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A股低开低走,上证指数盘中跌超2%,一度失守3100点。医药生物、建筑装饰、石油石化等领跌。上证指数收跌1.92%报3107.12点,创业板指跌1.14%。市场成交额7573亿元,北向资金实际净卖出14.91亿元。
来源:Wind
短期来看,市场情绪可能还是受到了快速攀升的公共卫生事件,以及较为疲软的经济基本面影响。特别是不少地区公共卫生事件还没有达峰,对于经济活动的冲击还在加深;同时对于最新公布的经济金融数据,尽管市场已有较为充分的预期,但数据本身也反映了较弱的基本面现实。
明年来看,增长、扩内需带来经济改善的确定性较强,在政策催化和经济复苏预期的推动下,A股有望出现行情机会。短期内基本面修复可能还需要耐心等待,市场仍可能继续震荡,消化不利因素的影响。
12月19日医药板块出现了大面积杀跌,尤其是公共卫生事件相关的标的,情绪较为低迷。一方面在防控政策调整之后,公共卫生事件相关的部分标的积累了一定涨幅,出现了获利了结的情绪,另一方面行情可能也受到公共卫生事件相关药品管控,以及大量产能投放的消息影响。
从基本面角度看,公共卫生事件相关的药、疫苗、检测试剂等,还是有较强的需求催化。上周疫苗第二剂次加强免疫接种方案发布,明确现阶段可在第一剂次加强免疫接种基础上,在感染高风险人群、60岁以上老年人群、具有较严重基础性疾病人群和免疫力低下人群中开展第二剂次加强免疫接种。后续随着公共卫生事件防控措施优化,相关医疗资源、公共卫生事件防护物资仍存在较大需求。
此外,即使不考虑公共卫生事件,医药板块依然具备较高的投资价值。政策层面近期种植牙集采、正畸集采、OK镜集采等政策相继落地,且政策力度较为温和。同时,随着公共卫生事件好转以及诊疗需求逐步释放,此前被政策压制的创新药和器械等板块有望迎来业绩和估值双重修复。上周有关部门印发的《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在医药医疗方面提出了7大内容,包括提供多层次医疗健康服务、补齐医疗领域建设短板等等,利好眼科、齿科等专科医疗渗透率和服务量提升。随着医疗新基建推进,ICU病床、高端影像、检验检测类设备也有望迎来国产替代的黄金时期。
医药板块中,医疗和疫苗是两个受消费升级逻辑影响比较强的板块,二者12月19日均迎来了大幅回调。以医疗为例,它的投资逻辑主要可以分成国产替代、消费升级、老龄化等方面。医疗器械的国产替代难度相对较低,特别是在中低端的医疗器械上,国内厂商的国产替代能力已经比较强了。对于器械来说,集中采购不完全是单纯的利空,它反而能够进一步凸显国内器械价格方面的优势,从长周期的角度推动了国产替代的进程。
医疗板块里,医美也是一个很大的范畴。虽然现在医美的一些标的,在医疗指数里的权重还不是很大,但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医美股票上市,他们的竞争格局和成长的前景都是很好的。医美是消费升级的受益板块,另外包括医疗服务,例如民营医院、口腔眼科、体检等,这些都属于消费升级的标的,是一个长周期的投资逻辑。
最后是老龄化。过去我们的医疗水平无法支撑起较高的预期寿命,因此对一些治疗老龄化相关的疾病的药物和手段的需求并不高。以心脏支架为例,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升,人的预期寿命不断增长,心脏相关的耗材用量就大幅提升了。所以整体来讲,板块中长期的成长逻辑是非常强的。
从估值的角度,医药板块依然很便宜。以中证生物医药指数和中证医疗指数为例,目前29.11和23.39倍PE,分别位于历史3.85%和0.15%分位,仍然在底部区域。板块此前调整的时间和幅度较为充分,出现短期行情波动也无需过于悲观,可以关注医疗ETF(159828)、生物医药ETF(512290)、疫苗ETF(159643)、创新药沪深港ETF(517110)。(详见《医药:我不是最便宜了,但还在底部区域》)。
来源:Wind
12月19日新能源车ETF(159806)逆市走强,收涨0.53%。近期新能源车作为扩内需的抓手,被政策层面重点提及。上周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着力扩大国内需求,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车、养老服务等消费。
此外,《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纲要也指出释放出行消费潜力,推进汽车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加强停车场、充电桩、换电站、加氢站等配套设施建设,便利二手车交易等内容。
此前市场主要担心短期线下门店暂时性关闭、客流量的下降,以及明年新能源车需求的不确定性。但政策支持的态度不变,新能源车购置补贴,明年是否延续及何种方式延续,仍值得期待。另外,像“新能源车下乡”等政策,针对特定市场或者目标消费者的支持政策也是明年可能的选项。
电车板块核心矛盾来自市场对2023年需求增长置信度的担忧。作为最重要的可选消费赛道之一,若市场的经济衰退预期扭转成经济复苏预期,需求端置信度会大幅提升,板块的逻辑与量价逻辑都将发生变化。2023年Q1将是终端景气度的核心验证点。今年下半年,尤其是10、11月,汽车市场受公共卫生事件冲击较大,乘用车销量连续两月环比下滑。而下滑的主要原因是门店暂时性关闭以及客流量的下降。但伴随高端新能源龙头车企为代表的新能源车降价以及汽车购置税补贴政策可能的延续,未来几个月的需求有望继续Q3增长的势头。
根据相关数据,受益于供给改善,叠加油价仍处高位,11月新能源乘用车国内零售销量达到59.8万辆,同比+58.2%,环比+7.8%,11月新能源车国内零售渗透率36.3%。当前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逐步走高,扩大内需离不开新能源车的高速增长,且新能源车目前仍然处于优质供给催生需求的阶段,消费者对新能源车的认可度也在提升,需求有望超出市场预期。可以关注新能源车ETF(159806)。(详见《扩内需还得看汽车》)。
(来源:界面AI)
声明:本条内容由界面AI生成并授权使用,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AI技术战略支持为有连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