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经济冷,预期热,该如何布局?

2022-11-22 07:31:53
金融界
金融界
关注
0
0
获赞
粉丝
喜欢 6 0收藏举报
— 分享 —
摘要:总览   如何看经济与政策的拉锯?   预期转折后,如何布局?   当前哪个板块的筹码结构最适宜加仓?   港股狂欢过后,下一步怎么走?   赛道打新策略,未来还将如何演绎?   科研支出扩张带来何种主题投资机会?   戴清 海外策略首席分析师   董琦 宏观首席分析师   方奕 策略首席分析师   陈奥林 金工首席分析师   戴清 海外策略首席分析师   王

  总览

  如何看经济与政策的拉锯?

  预期转折后,如何布局?

  当前哪个板块的筹码结构最适宜加仓?

  港股狂欢过后,下一步怎么走?

  赛道打新策略,未来还将如何演绎?

  科研支出扩张带来何种主题投资机会?

  戴清 海外策略首席分析师

  董琦 宏观首席分析师

  方奕 策略首席分析师

  陈奥林 金工首席分析师

  戴清 海外策略首席分析师

  王政之 新股首席分析师

  周天乐 中小盘首席分析师

  正文

  01

  宏观 董琦:如何看经济与政策的拉锯

  如何看经济与政策的拉锯?本质上是对盈利预期和风险偏好关系的讨论。

  从经济角度,10月份的数据出来低于市场预期,大家也看到了疫情当前反弹,经济下探的压力在加大。根据这一次疫情反弹情况来看,首先,短期的疫情管控强度会有所收紧。我们前期就提到国内防疫政策的调整还是会有震荡反复的过程,不会一蹴而就。因此,四季度到明年一季度过程中经济下行的压力除了出口外,还有疫情反弹带来的压力,基本面还处在探底过程,甚至未来会有加速的可能性出现。

  回到政策端,市场对货币政策有一定分歧,特别是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提到“高度重视通胀升温的潜在可能性”,同时对经济的定调比二季度也更乐观,市场会担忧2023年货币政策是否会回归中性。但实质上,这些因素放在经济与政策拉锯的过程中来看,都会发生变化。一是刚刚提到防疫优化过程中的基本面问题,需要政策护航。二是当前债券市场踩踏、房企融资等一系列问题的制约,流动性不会明显收紧。三是外部紧缩环境的制约会逐渐松动,特别是海外从收紧的周期向正常化转化过程中,中国可以进一步打开政策空间。因此,货币政策适度宽松的大环境我们认为不会变,降准降息的进程仍然没有终止,时间节点在12月或明年一季度之中,此外财政政策发力的延续性也是比较确定的。基于这种定调,接下来依然会出现“经济现实越冷,政策预期越热”的状态。

  02

  策略方奕预期转折后,如何布局?

  春寒陡峭但晨曦微露,股票逢跌加仓。2022年至今,A股市场定价了诸多系统性风险预期,地缘波动、海外紧缩、内需疲软(地产去杠杆、新冠冲击以及防控加码)等等,市场也经历了比较充分的杀估值、杀盈利。在过去的一个月,我们对股票的看法相对前期更加积极,一些重要的判断也得到了较好的印证。我们在“乌云的金边”(10月16日),提出悲观预期已经比较充分,围绕内需找机会,打好游击战和运动战,并重点提示了科创50的投资机会;我们在“制造中‘逆流而上’的力量”中提出重视医药和TMT;11月13日,我们正式提出“预期的转折”。“差”的经济预期已经广为人知,但是对于地产、互联网、防控等领域紧缩的政策态度出现了积极的调整。这样的变化对于股票此前的悲观预期而言是一个重要的转折,从较为一致的看空变成乐观的人正在增加,因此下行的风险可控,要应对上行风险概率的上升。政策底和市场底已经看到了,现实约束在于基本面底还没有见到,甚至由于短期防控的压力基本面挑战是增加的,股票行情难以复现诸如2020年6月与2022年5月从底部爬坑后拉升式的行情,更可能的路径是在震荡和反复中向上推进。但是,对于股票策略而言,预期转折后震荡调整反而是布局的机会,股票逢跌加仓。

  短痛后,从债券到股票资产轮动有望开始。近一周债券市场大幅调整,10年期长端国债利率上升至2.85附近,固定收益类产品居民赎回潮出现。债券市场波动与赎回潮会带来两个阶段的影响,第一阶段为应对产品净值调整以及潜在的赎回压力,流动性较好的资产(也包括股票资产)会存在阶段性抛售的压力。基于当前理财产品和固收+基金的规模、股票持仓比例以及市场赎回情况,我们预计基准情况下股票资产的潜在抛售规模预计在220亿,整体冲击可控。从固收+基金行业配置比例看,超配了食品饮料、煤炭、地产、银行等权重板块;但对于电子、非银、医药、电力设备、机械设备等板块整体处于低配。第二阶段,从债券到股票的资产轮动有望启动,债券调整来源于政策预期变化后投资者在定价远期信用扩张的可能。对于居民部门而言,固定收益类产品净值大幅下降最直接的影响在于无风险利率下降;对于机构投资者而言,需要更加多元化的资产组合(增加权益)来应对政策新增的敞口;因此,在短期流动性压力带来的抛售之后,债券资产有望向股票资产腾挪。类似的案例曾出现在2020年6月,监管层金融政策转向令债券市场暴跌,理财破净。彼时A股市场调整后,在6月底出现了明显的资产轮动和资金向权益腾挪的情景。

  跨年布局,重视传统世界的修复以及新兴成长的趋势。股票投资者还处于小心翼翼的阶段,政策频出与防控优化恰恰说明了目标天平向经济倾斜,经济的绝对低点已经没有那么重要,需要考虑的反而是2023年远期预期上修的可能。2014年A股市场同样面临基本面持续向下的压力,但是股票市场不再下探,其中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在于2013年极度紧缩的金融政策在2014年出现了明显的放松,无风险利率下降,经济预期改善。对于当下,由于2022年地产和防控等关键政策紧缩与海外变局打击了投资者的经济预期和风险偏好,但是面向2023年我们可以看到多个约束条件在变得更加积极,在股票估值处于相对低位的阶段反而提供了远期预期上修的交易空间。同样地,恰恰2018年以来金融去杠杆和供给侧改革令金融风险和实体经济的风险出现了较大程度的降低,为下一步再杠杠化尤其是制造业转型升级和资本开支的提升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条件。因此,我们认为下一阶段的投资在内需中寻找机会,一方面是政策修正带来的传统世界的修复,如上证50;而另一方面的再杠杠化部门从地产驱动到制造驱动的趋势变化带来的新兴成长的机会,如科创50。

  内需“找机会”:价值底部反弹,逢低布局成长。一是聚焦经济复苏预期下估值修复的周期性机会,核心在周期(央国企地产、建材等竣工链)与消费(食品饮料、酒店、航空)。二是抢抓转型升级与安全主线下的内需扩张的时代趋势,推荐医药、制造业替代升级(军工、计算机、通信、机械设备)与新材料(钢铁、有色、化工)。

  03

  金工 陈奥林:当前哪个板块的筹码结构最适宜加仓

  核心观点:经济增长因子领涨,权益资产边际乐观,但并未疯狂。年底收官前仍将是价值复苏的过程,战略性加仓单点医药板块,战术性参与信创板块。

  上周复盘与展望:权益资产边际乐观,但不至于暴涨。

  从宏观因子表现来看,市场已经开始交易经济复苏预期,但预期复苏到实际盈利数据企稳之间需要一定传导时间,在复苏预期上行初期,市场会出现价值板块估值修复,带动大盘整体估值中枢上移。当下,市场基本已经完成了这一阶段,接下来将会沿着经济复苏进程进行持续定价。短期,美联储加息周期临近尾声,外资将会加速回流,其偏好的大盘股将持续走强。此外研究发现,北上资金流入情况与对应板块ROE环比变化高度正相关,对应医药板块将持续迎来资金流入。

  策略配置建议:年底收官前仍将是价值复苏的过程。

  经济复苏预期定价逐渐充分,后市随经济复苏演绎呈现震荡走势,当前市场情绪、风险偏好等皆处于阶段性高位,后市当其出现回落时,价值风格的防御属性仍会带来相对优势。因此,不追涨,敢加仓,是当下阶段的关键词。

  板块配置:战略加仓单点医药板块,战术参与就选信创。

  经济复苏如能落地,医药行情必不可少,市场在过去一周的交易中已经达成共识,医药板块是经济复苏逻辑下首推板块。相反,如果经济复苏不及预期,政策端预期则会相应强化,对应信创行情的持续。因此,当前医药、信创双线配置是较为稳妥的方案。

  04

  海外策略 戴清:港股狂欢过后,下一步怎么走?

  11月以来,压制港股的三座大山均有所松动,港股明显反弹。1)国内稳增长政策加码和防疫政策优化驱动市场风险偏好回暖。2)海外通胀压力缓解,美联储转向的出现边际量变化。3)11月中美领导人会晤,来自国别风险溢价有所收敛。

  进一步拆分市场上涨动力,反弹势能均来自于估值修复的推动。恒生指数11月涨幅已达20.3%,其中估值贡献19.6%,而盈利贡献仅0.7%。估值端,前期过多计入的悲观预期及极端风险已得到一定程度上的释放。而分子端尚未看到明显改善,港股三大指数的彭博2022及2023一致盈利预期降幅虽有所放缓,但盈利增速预期仍在持续下修。

  反弹过后,位置十分重要,目前恒指仍处低位,但已脱离极端区间,处于弱市中的相对合理水平。10月恒指的动态市盈率突破了3月低点,且接近2008年金融危机时期的水平。目前已反弹至均值以下一个负标准差左右的水平,处于历史上弱市中的相对合理水平。

  从行业结构来看,经过强劲反弹后,部分行业估值已并不便宜。汽车及零部件、耐用消费品、医疗设备服务、家庭及个人用品、零售、媒体、医药及软件服务估值已修复至2006以来的均值附近,而消费服务和食品板块市盈率已超均值以上一个标准差的水平。

  近期市场情绪有所退潮,再次审视港股是估值陷阱还是价值洼地?关于估值,从极端值修复至相对合理范围的择时策略胜率往往较高,一旦超过,低估值的魔法将渐渐失灵。

  短期,“复苏交易”或有波折,行业或有分化。随着众多国内利好政策频频兑现,若短期缺乏新的政策支持,同时金融经济数据没跟上修复,预计“复苏交易”可能存在一定的波折。同时,海外流动性也有反复,关注“利空钝化、利好敏感”的品种在调整后所带来的机会。

  从“估值陷阱”走向“价值洼地”的钥匙。从历史经验来看,切换契机,短期来自海外流动性的改善,而中长期一定是来自国内经济基本面的好转,所带来的盈利预期上修。目前国内政策底已经出现,但仍然需要更多的政策支持,进一步扭转市场信心;其次,再观察社融等领先性的金融指标改善;然后,等待经济数据回暖的验证信号;最后,是港股企业业绩的兑现所带来具有坚实基础的上涨行情。

  05

  新股 王政之:赛道打新策略,未来还将如何演绎?

  1. 上市新股表现分化,赛道主题投资表现抢眼:本周注册制上市新股5只,除了天元宠物下跌9%以外,其余新股均涨幅为正,但是整体涨幅出现了非常明显的分化,新天地和甬夕涨幅最高,达到60%以上,主要原因还是因为首先发行整体估值没有出现行业明显溢价,和可比公司估值差异不大,另外两只新股均呈现了明显的赛道股特征,所属医药和半导体领域,也是近期打新资金相对愿意追捧的领域,所以上市表现最为抢眼。美埃科技做空气结净设备,下游应用领域有半导体和医药,也是具有一定想象空间,但是由于在询价阶段市场就给予了比较高的预期,整体溢价20%以上发行,所以美埃本身涨幅只有30%,一级估值水位上移部分也一定程度影响了上市表现,而天元宠物则是由于本身业绩增速乏力,技术含量有限,属于目前消费版块中相对弹性和关注度都较低的宠物用品版块,整体估值没有体现出新股溢价,赛道个股投资的逻辑已经非常清晰。

  2.下阶段新股投资仍要重视风口趋势:在打新领域,热门赛道可以给出溢价,预估上市仍有一定安全垫。对于下周新股我们建议仍是积极参与,对于传统行业可以谨慎估值,但是对于国家鼓励和目前风口领域,仍需充分的把握赛道投资趋势。同时由于次新股具有筹码结构良好、套牢盘少、流通盘小等特征,容易受到活跃资金的青睐,相较其余个股对市场整体行情更为敏感,波动幅度更大。此外,次新股往往代表了行业景气发展方向,且在IPO募投扩产之下业绩确定性更强,在整体市场业绩承压背景下更受关注和偏好。在我们统计各轮次新行情中个股在区间内的涨幅情况,可以发现次新市场涨幅较高的行业与全市场涨幅靠前的行业有六成至八成的重合率,次新股上涨受市场主题风格影响显著。

  06

  中小盘 周天乐:科研支出扩张带来何种主题投资机会?

  市场方面。本周市场行情反弹,疫情防控政策优化提振了投资者信心。本周A股总成交额环比提高了约6%。主要指数也随之上涨,中证1000和中证500指数分别上涨了0.22%和0.96%,而沪深300和上证50指数则分别上涨了0.35%和1.14%。并且本周北向资金净买入额达323亿元,是上周的6倍。我们维持之前的观点,目前中小盘仍在底部震荡区域,交易结构更好将在Q4迎来配置机会,而现阶段中小盘股票的机会仍然存在于那些下游需求确定性较强的板块中。今天给各位汇报受益于科研支出扩张的主题,分别是科学仪器和激光器主题。

  主题方面推荐科学仪器。全国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保持快速增长,2021年为2.2万亿,同比增长14.6%,近10年复合增长率为12.4%。结构上,企业资金在国内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中占比为78%,企业资金占比较高使得市场对企业端的研发支出的关注度较高,然而企业研发支出会受到经营状况和宏观经济形势的显著影响,在当前情况下企业难以长期保持研发支出的快速增长。但是由政府资金支持的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则保持相对稳定,2022年9月,财政部下发了《关于加快部分领域设备更新改造贷款财政贴息工作的通知》、提出要为高校和医院提供实贷利率不高于0.7%的1.7万亿元贷款,并且原则上要求采购国产设备,而目前主要科学仪器的国产化率仅为10-35%,存在国产替代空间。

  高校和医院是科学仪器的主要使用方,之前受到政策限制,无法作为贷款主体从银行获取资金,主要设备购置资金来自财政拨款。2021年全国政府支出的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为5300亿元,近十年复合增长率为11%,较企业R&D支出低2pct。目前国内高校和医院已经沉淀了大量设备更新改造需求,有望形成千亿级市场,在央行贴息政策催化下,国内科学仪器将迎来需求快速提升,也将带来科学试剂的需求同步提升。受益标的为两家北交所公司:1)产能满负荷运转,募投项目投产后产能有望提高约150%的生命科学仪器生产商新芝生物;2)在国产率不足20%的分析仪器行业深耕,产品技术水平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有望实现对进口产品替代的海能技术。

1. 欢迎转载,转载时请标明来源为FX168财经。商业性转载需事先获得授权,请发邮件至:media@fx168group.com。
2. 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不代表FX168财经立场。我们提供的交易数据及资讯等不构成投资建议和依据,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