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中国最高领导层的评估表明金融形势严峻!《南华早报》:与以往强调创新相比,现在更加注重监管和风险

2023-11-01 04:06:16
Linlin
FX168编辑
关注
0
0
获赞
粉丝
15 2 2收藏举报
— 分享 —
摘要:中国表示,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必须成为政府的“永恒主题”,并承诺加强各方面监管。周二(10月31日),为期两天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结束时传达的信息,凸显了北京方面对其金融体系脆弱性的担忧,特别是在中国面临日益动荡的地缘政治环境并应对房地产和地方债务危机之际。

FX168财经报社(北美)讯 中国表示,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必须成为政府的“永恒主题”,并承诺加强各方面监管。

周二(10月31日),为期两天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结束时传达的信息,凸显了北京方面对其金融体系脆弱性的担忧,特别是在中国面临日益动荡的地缘政治环境并应对房地产和地方债务危机之际。

还将巩固和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列为政策目标,这一目标在2012年全球金融危机后曾提及,但在2017年上一次金融会议上却被省略。

官方声明称,管控金融风险对中国下一阶段发展至关重要,并承认中国仍然面临“金融经济风险突出,金融领域混乱腐败现象普遍存在,金融服务质量差等问题”。

中国最高领导人表示,中国必须“全面加强金融监管,依法监管一切金融活动”。

与此同时,中国还需要提高金融服务质量,支持科技、先进制造、绿色经济和中小企业等对创造就业至关重要的关键领域。

这一消息发布之际,中国正在努力应对多重金融挑战,外国投资者在股价暴跌的情况下从中国境内证券交易所撤资,而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已跌至16年来的低点。

高盛在本月早些时候的一份报告中使用其自己的跨境货币流动衡量标准表示,9月份约有750亿美元的资本流出该国,这是自2016年以来最大的净流出。此前,由于资本和经常账户出现赤字,8月份出现了420亿美元的外逃。

在香港,恒生指数已从2021年的31,183点跌至17,112点,而追踪上海和深圳最大上市公司的基准沪深300指数今年迄今已下跌7.7%。

人民币兑美元在岸汇率从年初的6.9050跌至周二的7.3176,贬值约6%。

(图源:南华早报)

中国最高领导人在工作会议上向高级官员表示,政府要着力排查和化解金融风险隐患。

据中央电视台报道,会议强调:“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金融领域各种矛盾和问题相互交织、相互影响,有的还十分突出。”“金融监管和治理能力薄弱。金融体系必须切实提高政治地位……并决心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

声明称,北京将集中精力全面加强监管,防范化解风险,坚决守住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会议还提出,建立防范和化解地方债务风险长效机制,建立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政府债务管理体系。

同时,完善房地产金融宏观审慎管理,满足民营和国有开发商合理融资需求。

会议指出:“用好政策工具箱,更好支持刚性住房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加快保障性住房等三大工程建设,构建房地产开发新模式。”

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今年尚未实现疫情后的稳健复苏,房地产市场的长期低迷引发了人们对地方政府财政状况、整体金融稳定性和未来增长动力的日益担忧。

尽管出台了多轮政策刺激,但今年中国的房地产危机继续恶化,以恒大集团倒闭和碧桂园债务危机为标志。

地方政府债务已达38万亿元人民币(5.2 万亿美元),但隐性债务 — — 通过地方政府融资平台 (LGFV) 借入以规避政府借贷限制 — — 的规模据信更大。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计,今年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总额已增至创纪录的66万亿元人民币,是2017年30.7万亿元人民币的两倍多。

上海民间智库中国金融改革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刘胜军表示:“最高领导层的评估表明金融形势严峻,与以往强调创新相比,现在更加注重金融监管和风险。”

刘估计,反腐败仍将是北京用来帮助解决金融领域问题的工具。

他还期待有关地方债务管理长效机制的更多细节。

“他们似乎想做出一些制度上的改变,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他补充道。

从9月下旬开始,各省级政府获准发行再融资票据来应对到期债务,规模已接近1万亿元人民币(1370亿美元)。

上周,北京还批准 发行1万亿元人民币主权债券,资金将转移至地方政府,用于支持灾后重建和提高防灾救灾能力。

新版本将把预算赤字率提高至国内生产总值(GDP)的3.8%左右——远高于3月份设定的3%的目标。

不过,刘也警告说,加强控制可能会降低国有金融机构的效率和活力,并导致不良贷款增加,因为它们可能会被责令帮助解决金融问题。

北京智库中国与全球化智库创始人王辉耀表示,解决地方债务问题的机制非常及时,反映了北京应对重大挑战的效率。

“该机制可以综合协调和配置资源,应对个别地方的经济困难和挑战,”他说。“全国上下可以共同努力,增强信任,防范传染风险。这也是中国政府工具箱中的政策之一。”

1. 欢迎转载,转载时请标明来源为FX168财经。商业性转载需事先获得授权,请发邮件至:media@fx168group.com。
2. 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不代表FX168财经立场。我们提供的交易数据及资讯等不构成投资建议和依据,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go